重要论述 1938年5月17日 任弼时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就此前提交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书面报告大纲作说明和补充。其中指出:第一,中共中央估计武汉失守后,有可能引起国民党政府对抗战新的动摇。因此,在抗战问题上,目前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最基本的...
重要论述 1941年5月16日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解放日报》撰写发刊词。发刊词指出: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是亲苏政策,虽然同时不放弃对英对美的外交。中国的内政政策,必须是民主政策,一切反共反人民反民主的反动政策...
重要论述 1937年5月15日 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韦尔斯采访,回答了关于国共合作、阶级斗争、争取民主、准备抗战等问题。谈话指出:国共谈判仍在进行,最主要的是两党共同政治纲领,这是两党合作的基础。在抗日战争的面前,阶级斗争问题应有适当的解决。我们要在正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中的共同政治纲领里提出:给工农...
重要论述 1945年5月14日—15日 刘少奇连续两天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问题。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特点,报告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党,是一个全国人民...
重要论述 1975年5月13日、14日 邓小平在同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谈时,谈到建立国际新经济秩序指出:美苏不夺取欧洲是称霸不了世界的。欧洲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力量,包括在军事上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条件是欧洲自己能团结起来、强大起来。第三世界要求改变旧的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合乎现在实际的新经济秩序,...
重要论述 1935年5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郊外召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统一对遵义会议以来中央军事指挥的认识,研究确定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发言指出:党内对失去中央苏区而缺乏胜利信心和存在怀疑不满情绪,是右倾思想的反映;改变中央军事领导的意见,是违背遵义会议精神的。周恩来、朱德等...
重要论述1987年5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政策与阁下一样,是把战争与和平问题、南北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这就抓住了要害。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重要论述 1938年5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当前抗战形势问题。毛泽东作关于中日战争形势的报告,指出:现在蒋介石与我们的估计都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近《大公报》两篇社论态度变化,认为鲁南战役是准决战,否认中日战争是持久战。我们对于中日战争的估计,过去也有两种意见。我一贯估计中...
重要论述 1952年5月9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五反定案、补退工作等的指示,为结束五反运动,提出一系列从宽处理的政策规定。指示指出:在五反斗争中,工作组和工人对资本家违法所得数一般都算得很高,在定案时必须合理地降下来,使合乎经济情况的实际,必须使一般资本家在补退之后还有盈余。退补的比例,我...
重要论述 1937年5月8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题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结论对会议中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谈到和平问题时指出:我们说和平取得了,并不是说和平巩固了,相反,我们说它是不巩固的。和平实现与和平巩固是两件事。历史暂时地走回头路是可能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