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室 -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 - 工作动态
(2021年2月26日)
2020年,平顶山市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稳步提升中职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育人水平,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9所,现有在校生16541人(比去年增加3400多人),约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人数(128855人)的12.84%;2020年招生6951人。其他职业院校(高职院校中专部、驻平省属中职学校)中职教育在校生11968人,2020年招生3973人。技工院校在校生14722人,2020年招生776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5624人,2020年招生31809人。中职教育2020年共计招生18690人,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招生比为3.5:6 。
(本报告所列2020年统计数据除第一项规模和结构外,其它项的统计数据均不含高职院校中专部、驻平省属中职学校、技工院校。)
(二)设施设备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总占地面积60.53万平方米(907.97亩),生均占地面积36.6平方米;建筑面积29.14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7.6平方米;仪器设备值11589.59万元,生均0.70万元;馆藏图书91.91万册,生均图书约37.43册;由于在校生人数增加这几项数据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小。
(三)教师队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教职工127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1人,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508人,“双师型”教师35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4%;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58人,本科以上学历的94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59人。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等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强化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本年度,向省厅推荐的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人,先进班集体2个全部通过审核并批准。各中职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广播站、校园大屏幕,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毕业率达99%以上。文化课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二)就业质量
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实施订单培养、校中厂、新型学徒制等模式,学校和行业企业在实训就业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中职毕业生就业环境不断改善。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良好,就业率保持稳定,但就业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选择升学的毕业生远高于直接就业的人数。本年度,中职毕业生3260人,就业人数3214人(其中升入高一级院校1957人,直接就业1257人)。直接就业人数中对口就业118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93.95%。就业待遇方面,大部分专业学生初次就业月收入2700元以上。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布局
根据各中职学校特点,按照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合理布局专业结构,逐步减少各中职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现象,调整专业设置,建强优势专业,淘汰薄弱专业,进一步突出中职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共有11个专业大类、41个专业。在不断巩固学前教育、电器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轨道与交通等专业的同时,积极筹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修等新兴专业,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质量保证
积极开展中职技能竞赛活动,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学校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育人等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中职学校项目建设,提升办学实力。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获得省贫困县省级城乡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品牌基地项目资金200万元。
深化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市级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通过专家网络听课,网上打分等环节,评选出了3个优秀组织奖和38节优质课,其中一等奖18节,二等奖20节;上报省级优质课26节,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1个。今年上报立项项目8个,其中青年教师项目3个,规划项目5个。应上报结项项目16个,其中青年教师项目5个,规划项目11个,经过省级主管部门评审12个项目顺利结项。
(三)教师队伍建设高位推动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培训进修、专家讲座、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重点加强中职教育管理人员、专任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本年度,共组织46人参加国培网络培训学习、220人参加省级培训。组织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中职学校校长、部分学科带头人等80人在江苏无锡进行了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能力提升培训。举办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素质能力展示活动,评出一等奖9人,二等奖12人,优秀组织奖4个,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河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得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全市各中职学校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实训就业、订单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平顶山市财经学校等中职学校分别与上海天坤集团、广东卓瑞科技教育等1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协议。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与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企业选派一名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师常年入住学校。
(二)学生实习情况积极推动实习就业,加强对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好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工作,积极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做到互相配合,全面协作,把高质量的实习就业工作作为“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本年度,市财经学校与芜湖美的集团签订美的冠名订单班培养协议。外国语学校为1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汝州市区和各乡镇幼儿园信息进行顶岗实习,安排计算机专业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52人赴合肥海尔工业园顶岗实习。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向金益成(太仓)轴承有限公司、昆山世硕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对口安置数控专业、计算机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60多人。叶县中等专业学校安排机电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计107名学生到福建漳州市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了学生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职业习惯,也为学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畅通了渠道。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顶山市现有中等职业教育集团2个。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以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层,以平顶山外国语学校等成员学校为合作紧密层,以市育才幼儿园、育新幼儿园、平东幼儿园等多家颇具实力的公办和民营幼儿园为合作伙伴层,坚持“优化、共享、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为本市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舞钢市职教集团以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为核心,由舞钢市卫生学校、舞阳钢铁公司技工学校、舞钢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六家职业类学校组成,实现了舞钢市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专业技术互动、就业安置互助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按照“专业加特长,学历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突出特长教育,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本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应届毕业生3260人。学前教育、机电、汽修、财会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基本满足了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2020年组织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共有4887名选手参加,310名选手获得一等奖,510名选手获得二等奖,630名选手获得三等奖,715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3所学校获得团体奖、4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竞赛活动中,共计组织选手109名参加省级“文明风采”竞赛的21个项目,获得个人赛一等奖7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19个;团体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参加省级技能大赛的40个竞赛项目中,获得个人赛一等奖33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57个;团体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
(二)社会服务加大力度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指导管理,形成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推动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稳步提升。2020年我市郏县被认定为河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区,舞钢市社区学院和鲁山县社区艺术学院被认定为河南省示范性社区学院,卫东区北环路街道明珠社区学校和郏县渣园乡社区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示范性社区学校,获取省教育厅社区教育专项奖补资金100万。11月17日在鹰城广场举办了2020年平顶山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表彰了“若水心理大讲堂”等3个“终身学习品牌”、 安耀伟等4名“百姓学习之星”。另外我市2名同志获得省级“百姓学习之星”,2个社区教育品牌获得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所学校获得省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奖项。同时各县(市、区)积极开展诵读经典等公益培训课程,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为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对口支援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依托全市职教资源,抢抓机遇,突出特色,狠抓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全力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落实我省贫困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我市中职学校依托“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鲁山县、叶县两所中职学校结合有关要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两后生”和建档立卡“在校生”群体,通过集中办班、实训操作等形式共开展5期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79人次(鲁山中专培训145人,叶县中专培训134人),有效推动我市教育脱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政府履职
(一)经费市本级能够按照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要求对市级中职学校进行投入,但县域经济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县级财政对中职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撰写《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初稿)》,并向全市36家相关单位和职教专家征求意见建议,修改后方案初稿报送至市政府并已审核通过,按照省教育厅指示,等我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出台后,充实完善《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后再发布。下发《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并召开全市中职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对年度招生工作进行安排。
七、特色创新
各中职学校坚持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结合本校和本地实际,探索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新途径,走特色育人、特色发展之路。
【案例一】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训课程创新探究
财会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实践教学的推陈出新,比如《财经技能》这门课程。
《财经技能》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一年级新生必修专业课,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得每一位财会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财经各项基本技能,包括:单指单张点钞法,小键盘翻打传票,多指多张点钞法,辨识真假钞券等。结合教学及省市技能竞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前三项基本技能进行大量的讲解和练习。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掌握实训内容,达到技能标准的要求,体现实训课程 “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了以下创新:
1.分组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接受能力快慢的不同,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划分,每一组中包含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混合搭配,实训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小组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提高学习认知效率,同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以小组参与讨论,小组代表汇总回答课堂提问并参与测试,测试结果体现小组成绩,这样很大程度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小组荣誉感,积极融入到小组实训学习当中去。
2.实训与现代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上好实训课的前提是让学生了解怎样去上,上什么?所以,每一单元项目实训之前,都需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为了避免理论学习中的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有关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微课,让学习过程更轻松。在实训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时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要求学生把课中、课后的练习成果通过手机展示在班级微信群中,供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勉励学习,提高学习成果。
3.实训教学成果通过以赛代考的形式体现。鉴于实训课自身的特点,为了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采用了阶段式以赛代考的考评方法。每一单元项目学习结束之后,会在一年级各班班内组织选拔赛,选出若干选手后,在同年级进行项目成果展示比武,成绩优先者给予表扬记予相应学分,期末学分优异者直接通过期末测评。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冲击,让其端正平时的学习态度,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案例二】
平顶山市财经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规划学生人生。
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新生人际关系讲座》、《科学规划人生 成就美好明天》、《青春期教育认知知识讲座》、《建立自信 掌握沟通技巧》、《如何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等相关内容讲座,以及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小测试》、《个性与职业类型测试》、《测测你的气质类型》、《测测你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撰写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等相关内容。
开展心理活动周,邀请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来校做现场咨询和辅导。活动形式多样化:有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心理电影、心理沙盘、大型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活动周面向全体师生,深入人心,调节和维护了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有效地给予咨询和辅导,起到了积极预防和疏导作用,为同学们及早科学认识自我,扫清成长障碍,树立奋斗目标提供了保障。
学校把“全程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整个学生培养计划,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真正做到全程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循序渐进的职业指导。九月份举行一年一度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先是全员参与、部里选拔、校级初赛、决赛、市级大赛等层层选拔,最后市里再选出优秀选手进行全市巡演。通过举行这项活动,使学生可以系统地对自己、对环境、对职业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初步认真思考并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实施步骤,也能对其他同学起到影响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更多的同学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三】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中职学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中职学校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中职生生源特点
我市中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没有能够考上普高,中招成绩一般在200-300分之间;第二个渠道是高中、初中因为某种原因而中途退学的学生。第三个渠道是返乡务工青少年,这些孩子辍学外出打工,又因为种种原因重新回到校园。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生活不良习惯较多,部分学生带有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学校“混日子”。这样的生源状况,导致中职学校管理难度日渐加大,学生厌学贪玩,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约束,校园暴力情况时有发生。
(二)中职生生理、心理特点
中职生正处于十六七岁的青春期,长期的不良习惯导致心理出现各种问题,浮躁、易怒、偏激、言语粗陋,缺乏毅力等,这些学生亟待进行行为和心理矫正,而多数职业学校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机构和人员,但学生的成长刻不容缓,大多数学校通过德育课、主题班会、讲座、志愿者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主题班会,特别是有计划的系列主题班会,在营造特定环境,引导学生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立足于我校实际,旨在探索符合中职生特点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和有效实施方式、方法、途径。在我校“感恩行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着眼于班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情况,以及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密切家校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为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可操作的班级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模式,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中职生德育提供可参考的途径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一)感恩教育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自2012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各班级通过思想品德课、践行弟子规、主题班会、“感恩之星”评选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而 “感恩行孝”主题班会和“感恩之星”的评选更是每个班级每周必做的一项感恩教育活动。四年多来,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走访及调查发现,部分班级和学生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主题班会没有针对性 ,流于形式,学生对主题班会缺乏认同和回应,班主任老师苦于没有科学的指导和借鉴。此外,同时期不同班级、各班级不同时期的主题内容太过随意,班会设计没有规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而且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也缺乏整体的统筹,及时的调整和相互的渗透,各自为政,学生参与度低、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校情、班情,有效的设计和实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不断丰富班会形式,提升感恩教育实施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在课题研究、实施期间,除了在我校每周的班会活动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外,学校的课题专家、学生科领导、课题组成员及其他班主任老师定期开会进行本课题的研讨,互相交流课题研究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对于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体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边实施边改进边研究,将实践上升为理论,总结出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方法,一般模式。
1.计划性原则。调研中发现,有些班主任老师对于主题班会的确定往往是突发性的,随意的,没有计划。这样往往会造成主题班会的凌乱与随意,甚至将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在很多的老师及学生心目中淡化。设计主题班会要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制定长期、中期和近期计划,使主题班会成为一个系列化的教育,这样做可以减少我们工作的盲目性与片面性。
2.针对性原则。主题班会的确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应该更多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群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的思想动态等。例如针对学生语言、行为不文明的问题,设计有关文明礼貌的系列主题班会,如薛冰老师设计的“文明行礼、礼貌待人”主题班会,通过特定的情景设计,利用丰富的载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何如礼貌待人,遵守纪律。
3.创新性原则。枯燥呆板的班会形式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要求老师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中一定要创新,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他们,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比如:讲故事、看视频、做游戏、猜谜语、演小品、说相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说一说、演一演、练一练、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等。主题班会区别于课堂教学,在内容上更丰富、生动;在形式上更活泼,新颖。
4.整合性原则。所谓整和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互动等的整合。首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在以往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往往发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是老师包办型。整个的班会过程老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还是编剧,形成一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的态势,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放纵学生型,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放开手让他们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对主题活动的过程没有必要的指导、参与,导致整个活动在快乐中开始,在混乱中结束,效果也不好。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学会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的整和。其次是媒体演示,语言解说,互动等的整合。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增加了主题班会的趣味性,但如果过多的运用媒体又会“先宾夺主”。所以适当的媒体演示是很有必要的。应该把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互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方法
1、充分发动。构建学校、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的氛围。主题班会一般会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上进行,班会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班会举办前酝酿主题氛围,参与者除了本班学生外,还要邀请学校有关老师,家长代表等共同参加,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家长等相关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在特定的氛围中引领学生分享、感悟和成长。例如李爱勤老师设计的“母亲节”主题班会。
这个主题班会在设计上就体现了“充分发动”这个原则,邀请了礼仪老师示范家庭礼仪,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要求。邀请了家长代表参加,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
2.精心设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学校活动、入园实习等契机,结合本班具体情况,用心挖掘素材,精心设计流程,让一大批榜样人物在主题班会中脱颖而出,用身边的榜样力量由点及面,带动整个集体共同成长。
八、学校党建工作
2020年,我市中职学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狠抓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一是党建基础工作扎实。各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组织战斗堡垒建设到位。党建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认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召开群众座谈会,保证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取得实效。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学校党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党员在教育教学一线,疫情防控一线,发挥各自岗位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广大群众和师生的普遍拥护和认可。三是抓党建促脱贫成效显著。各学校党委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当作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学校领导深入帮扶村了解情况,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九、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2020年,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历史原因,各中职学校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办学条件还有一定差距,实习实训设备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2.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校企合作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较浅,中职学校和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校企合作不稳定,融合渠道不畅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化。
3.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有所成效,但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教育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4.招生规模需进一步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毕业生逐年增多,省教育厅给我市分配的中职招生计划逐年增长,而我市中职学校的总体招生规模已达极限,所以急需扩大规模或筹建职教园区,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改进措施
1.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督促每个县(市)建好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根据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联系对口企业,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成为学生实训的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聘请企业技师带教指导,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中职学校打造以奋斗拼搏、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学校精神。
3.强化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对中职学校教师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引领带动全市中职学校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中职学校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
4.稳步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坚持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积极稳妥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保障学校建设发展。同时规划建设高水平职教园区,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一流、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筹建以职业技术教育、配套产业为主,集商业服务、文化创意、医疗卫生居住于一体的职教产业综合新园区,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